|
||||
|
||||
水電十四局引江補漢工程土建8標3號管片廠近日傳來喜訊——首次三環拼裝試驗圓滿成功,各項指標、性能、參數全部達標,標志著這座集標準化、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于一體的現代預制工廠正式建成投產,為引江補漢工程建設注入新的科技動力。 3號管片廠水養池管片養護 精研工藝? 筑牢工程品質之基 引江補漢工程作為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重要標志性工程,管片設計質量對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片襯砌作為TBM(硬巖掘進機)施工隧洞結構的關鍵,猶如“定海神針”,直接關乎隧洞的安全穩定與掘進成效。3號管片廠肩負重任,承擔著制作、運輸、存儲TBM9施工洞段預制仰拱塊8095片,以及TBM10施工洞段預制管片6462環的重任。 為滿足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要求,3號管片廠配備先進自動化生產線,設置預制生產車間、混凝土攪拌站、鋼筋加工區等多個功能區域。各區域緊密協作,形成科學完善的生產體系,生產強度不低于278環每月,有力保障了“產量大、質量高”的生產需求。 在技術設計上,管片廠設計工藝獨特,分區布局合理,設置產品脫模工位、清模工位等。其中,養護工位采用獨立窯設計,按時間分為靜停、升溫、恒溫、降溫4個階段。獨立窯在預制管片生產中獨具優勢,尤其在提升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能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傳統蒸汽養護方法相比,獨立窯能精準控制每個窯室的溫度和濕度,提供穩定均勻的養護環境,縮短養護周期,提升管片強度和耐久性,滿足引江補漢工程對高質量預制構件的要求,有效保障工程建設的安全和質量。同時,獨立窯具備較強的靈活性和可調性,能根據不同管片生產需求調整養護參數,實現個性化生產和優化資源配置。在環保方面,獨立窯能夠優化能源利用和減少不必要的蒸汽排放,具有較低能耗、產生較小環境影響的優點,有助于推動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科技領航? 開啟智慧生產新程 為提升生產管理效能,3號管片廠實現全方位智能化管理。視頻監控平臺對各監控點位進行標記,工作人員可利用手機等隨時隨地查看實時監控影像,也可切換到傳統網格監控模式全方位監控。智能中控系統借助“5G﹢物聯網”技術,實現設備快速響應,電子看板實時刷新能耗、產量、合格率等數據。BIM(建筑信息模型)數字孿生平臺將生產實景與虛擬模型融合,集成各生產環節數據,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多維度、可視化”的有效管控。 在生產車間,一條全自動化流水線串聯起十余道工序:子母車穿梭運輸,自動開模機器人等設備協同作業,從清模到蒸養實現全流程智能化聯動。走進鋼筋加工區,五級頭數控彎曲中心、成品抓取碼垛機器人等設備有序作業,智能化生產有效提高鋼筋加工效率,節約人工成本,保障產品質量。 此外,廠區同步部署噴淋除塵系統、噪聲監測系統等,安全、環保、質量齊抓并進。業內專家多次“把脈問診”,在總結同行經驗基礎上,提出上千份優化設計的技術方案。自動化生產加工、智能化機器人等上線運行,正推動管片廠向“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目標邁進。 3號管片廠于2024年7月初動工,同年12月31日完成建廠并通過預驗收,2025年4月設備開始聯調聯試。自2024年項目進點,項目部迅速組建“有經驗、懂技術、會管理”的團隊,開始籌劃準備。從選址調研到地質勘察、征地協調、設計優化,團隊克服重重挑戰。高峰期,現場管理與施工團隊超百人。隨著3號管片廠試生產成功,一環環精工淬煉的管片正化作隧洞中的“鋼筋脊梁”,助力引江補漢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 報道鏈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6137647/app_key/3f324ca5ce32dd3e0dd1200e4e6c18b5 |
||||
【打印】
【關閉】
|
||||
|